在生活中我們犯錯很正常,但是有一些錯誤卻是我們經常在犯,難道是我們笨嗎?但是有一些人卻不會犯我們同樣的錯誤,為什么那?他也不比我們聰明???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?!如果你在生活中犯了錯,是你的問題,但是老犯同樣的問題,那就絕對是設計師的錯了,因為他沒把東西設計好。
我們可以想象一下,我是一個平面設計師,但我設計的東西有問題,會出現什么情況:
第一種,我設計一個廁所的男女標識。標識很有藝術氣息,但是男女都分不清了,而且還打破了男左女右的常規,于是就經常發生男生進了女廁,女生進了男廁,還有不熟悉的人在廁所門口不敢進去。
第二種,我設計了一張活動海報。這是一個關于游戲競賽的海報,但我把報名地址和比賽地址分開放了,一個比較隱蔽,一個則很顯眼,于是很多人就跑錯地方了,仔細看了才發現,這是誰的錯?我的錯。
設計的目的是解決問題,找專業設計師的目的是更加簡單的解決問題,如果設計師把問題復雜化了,那是誰錯了?
我們來看第一種情況,設計一個廁所標識,就是為了讓人們快速識別廁所,而且表達的方式委婉、漂亮。但是我設計的過于漂亮,漂亮的別人認不出來了,這就是一個錯誤,把簡單問題復雜化了。
我們來看第二種情況,這個很顯然內容很多,而且比賽規則復雜,請設計師的目的就是把他理順,方便人們快速了解。但我設計的內容卻南轅北轍,設計的內容東一塊、西一塊,曲解了本意,這就是錯誤。
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,不能讓他橫生更多問題。一個偏離了設計本意的設計就是一個錯誤的設計,就像手頭醫腳。
生活當中這些問題比比皆是。如有時候,我在公共衛生間洗手,我以為感應式的,把手伸過去,結果沒來水,這才發現是手動式的,很尷尬的一種情況。而我思考了一下,為什么會犯這個錯誤,原來是水龍頭和感應式水龍頭沒有很大外觀差異,唯一能快速區分的就是感應式水龍頭有字樣提醒,非感應式它沒有,所以我就犯錯了。我想如果他改個外觀設計,或者提醒一下非感應,就不會出錯了。
也許你會覺得,這就是一個小問題,設計師是不是太挑了。普通人是這么覺得,但是我們不能這么想。假如玻璃門沒有哪一個“拉”或“推”會怎樣?人們總是會在哪里耽誤時間。你覺得小問題沒什么大不了,那是因為之前設計已經融入了生活,讓你沒感覺出來他是設計。玻璃門剛開發出來的時候,絕對沒人會想到貼一個推拉,后來總耽誤事,就貼了個推和拉。又后來老有人撞玻璃,就貼了個防撞條,但是成了普遍情況以后,你就會覺得理所應當,不貼反而是不正常。
現在還有人常撞玻璃,別人笑他笨,他自己也覺得很不好意思,其實就是設計這個空間的人沒有設計防撞條導致的。若我是撞了玻璃的這個人,我絕對大罵設計師,看不懂的標識,也罵設計師,走了冤枉路,也罵設計師,因為整個給我的用戶體驗十分不好。
總之在生活當中遇見的一切不合理的、不該犯的錯卻犯了,這就是設計師造成的,并不是你本身犯的錯。
我們一起想想究竟有哪些是設計的錯啦?
以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。轉載文章,原文地址為?httpss://www.astone.cc/shenghuoyusheji/